一、安徽水泥业发展优势
安徽,位于中国东南部,是华东地区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,简称“皖”,境内山河秀丽、人文荟萃、稻香鱼肥、江河密布。省内自有的地理优势为了水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条件。
区位优势: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,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,跨长江、淮河中下游,东连江苏、浙江,西接湖北、河南,南邻江西,北靠山东。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,南北长约570公里,总面积13.96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.45%,居华东第3位,全国第22位,截止2010年,全省户籍人口总数为5950.051万人。
此外,境内主要为平原、台地(岗地)、丘陵、山地,可分成五个地貌区:淮河平原区、江淮台地丘陵区、皖西丘陵山地区、沿江平原区、皖南丘陵山地。其承东启西,交通便利,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建筑交通业最发达的地区,是安徽省水泥产品销售极为重要的市场。而且,安徽省内的水泥企业还可以通过长江水系,进人海洋运输,出口东南亚、东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,有着运输成本低的优势。
资源优势:安徽省资源条件优越,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。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,探明储量的67种,煤、铁、铜、硫、磷、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。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(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,年产原煤467777万吨),铁矿储量29.9亿吨,硫铁矿储量5.64亿吨,分别居全国第7位、第5位和第2位。
此外,安徽境内的石灰石资源储量大、品位好。尤其是沿江、淮北、皖南等地石灰石资源更为丰富,目前已探明储量达30多亿吨(安徽省沿江流域蕴藏着上百亿吨的水泥用优质石灰石资源),这为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。
技术优势、企业优势: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是建材行业知名的研究院、设计院,同时也是建材行业知名的水泥机械生产基地,主要从事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、制造;水泥工厂的工程设计、技术服务、设备成套、工程总承包等工作,具有60年的光辉历史,其迁址合肥市已有32年。合肥院的发展让安徽的水泥企业与其他各地相比,多了一份最基本的技术优势。
而布局安徽的海螺集团是我国水泥业的排头兵,通过近十余年的实践,该集团在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设备国产化、300万吨级大型水泥粉磨站的设计、水泥低温余热发电自主开发、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、环保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具有很强的资金、技术和人才优势,已经掌握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核心技术,为安徽省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企业优势。
这三大区域优势,为安徽省的水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,也促使了安徽省50余年水泥业的迅猛发展。
二、安徽水泥企业布局
安徽水泥业起始于1958年,经过50余年的发展,水泥工业已成为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。
据悉,“十一五”期间,安徽水泥工业发展迅猛。到2007年,全省水泥产量达5160万吨,居全国第10位,其中新型于法水泥占86%;水泥熟料产量达7900万吨,居全国第3位。
2009年,全省水泥产量7250万吨(其中新型干法水泥6450万吨),比2005年增加4030万吨: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9663万吨,比2005年增加5676万吨,产量居全国第一位。此外,2009年,水泥散装量3557万吨,散装率由2005年的33.3%提高到50.4%,居全国第七位,中部第一位,领先全国平均散装率4.14个百分点。
而在截至“十一五”末的2010年底,安徽省全省水泥生产企业已达172家,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10069万吨,水泥产量8096万吨,水泥散装率达到553%。其中,水泥生产企业中,按生产工艺可分为:
(1)1000t/d~10000t/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75条,其中日产5000t/d熟料及以上生产线48条,正在建设的12000t/d熟料生产线三条。
(2)新型机械化立窑(JT窑,窑直径在3.6m以上)11条(7家企业)。
(3)水泥粉磨生产企业126家。 |